发布时间:2019-06-12 来源:未知 浏览量:166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反映在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就是当前照明产品满足了人民群众“照亮”的需求,但是还没有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因此,健康照明是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都对健康照明展开了相关研究,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对健康照明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过研究,我们发现照明的七大指标(眩光、频闪、辐射、蓝光危害、色温、照度、显色性)对人体健康有着影响,如眩光会降低视觉功能,导致眼睛疲劳,使注意力涣散;频闪效应会引发视觉疲劳、偏头痛,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伤害眼睛,形成近视;辐射会引起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心悸、白血球变化,以及损伤眼睛,引发白内障等。
为了更好地系统总结健康照明研究成果,推动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向健康照明转型升级,2019年6月10日,由中国照明学会和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主办、中国照明网和照明工程学报承办的“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在佛山市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
“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主题为“从健康的角度看照明”,论坛邀请了健康照明领域的学术领先的专家,就国内外健康照明的 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以及应用案例和产品进行研讨,以此带动健康照明的发展,促进健康照明成果加速产业化。为了此次论坛的举办,主办单位编辑出版了《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论文集》,荟萃健康照明研究与应用新成果,为照明企业开展健康照明产品的研究、设计与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健康照明理论研究探讨
健康照明作为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不仅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高度重视,也吸引了一批科研院校高端人才对健康照明进行深入研究。
在“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上,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来自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郝洛西教授进行了《旨在主动健康干预的光健康循证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运用光的科技对健康进行主动干预的学术逻辑和理论依据,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四点启示:
1、适宜的室内光环境(50lx-1000lx)是改善患者昼夜节律和情绪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2、病患个体和疾病具有高度特异性。应用疗愈光照需进行循证实验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3、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找到一种完美的实验方法。因此需采用“多方法同时测量、相互印证”主客观结合的实验手段,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人的情绪与节律高度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了保证循证研究高水平的内部效果与外部效度,需进行严谨的实验设计,并严格按照流程实施。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研究员王文发表题为《光照与大脑功能》的主题演讲,他详细地讲述了光照与昼夜节律,昼夜节律是自然选择和长期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适应性特征,光照节律作为地球昼夜环境周期性变化的最重要特征,是影响生物钟节律最重要的因素。
并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健康照明对人体大脑功能的影响,提到光照对大脑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睡眠与觉醒的昼夜节律。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蔡建奇则发布了《“光与近视”研究进展》的成果汇报,解释了健康照明与儿童青少年近视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打造健康照明光环境,改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难题的建议。
健康照明应用成果展示
除了健康照明理论研究,参加本次论坛会议的专家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健康照明应用成果。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严永红教授带来了《电子竞技与健康照明》的专项研究,就当前最为火热的电子竞技如何应用健康照明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不同色光冷暖的照明对电子竞技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结果显示:
1、被试在蓝光环境下的负唤醒效果最好;橙光环境下心理疲劳程度最低,自信心水平最高,简明情绪状态的测试表现最佳,注意力最集中,色觉测试表现最好;
2、白光环境下被试的自觉症状测试表现最好,每轮游戏结束后被试的思维反应力最强,被试远近视力更稳定;
3、被试在橙光环境下的竞技成绩略优于白光环境下,蓝光环境下表演最差。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阳佩良则以《重庆地区冬季高校教室人工光环境的光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阐述了健康照明对于生物的影响。其中他提到课题组在冬季缺乏日照的V类光气候区重庆通过改变室内光照强度、色温等方式,经过长达3年的对比试验发现:
1、在冬季缺乏日照的光气候区域,试验设置的照度强度与现行国家标准照度值300lx有很大差异,是研究中的一大难点,有待商榷并进一步研究的;
2、基于光生物效应研究,不同人工光环境下照射时长的确定随着试验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养老产业建筑信息研究院刘敬东教授则上台发表了《沈阳市康复建筑适老性照明设计改造策略研究》的主题演讲,对健康照明在康复养老中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并提出四点照明设计改进策略:
1、在视觉方面:老人视觉细胞感光能力下降看不清暗处的景物,需要比年轻人更高的亮度。康复训练区这种老年人运动的场所,通常要有强于普通房间2倍以上的照明效果;
2、色彩与照明方面:考虑到老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室内标识应采用文字图像与照明相结合的模式。老年人对色彩分辨能力减弱,色彩相近较难分辨,应使用老年人容易识别对比强烈的色彩辅以照明;
3、环境光线控制方面:因老年人视觉收缩能力下降,故各不同区域间的光照尽量均衡过渡,不应对比强烈;
4、照度需求:康复空间>卫生间>门厅,要求在照明需求不同的区域选用不同照度的灯具,满足老年人对特定功能用房照度的需求,遵循“厅明室暗”的原则。
在健康照明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教室照明是十分重要的一环。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教室照明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近视。
因此,在“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上,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光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许楠带来了《北京某小学教室光环境现状调查评估》的演讲,以北京小学教室照明为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八点:
1、教室内眩光问题突出,人工照明灯具未设置防眩光装置;
2、白天局部位置课桌水平照度最高突破8000lx,存在较大伤眼风险;
3、白天课桌照度均匀度较差;
4、夜晚课桌照度存在不足,尤其是冬季下午傍晚,课桌人工照明水平未达标;
5、黑板照度水平整体偏低,均匀度差;
6、学习照明管理模式落后,难以实现及时遮阳,局部照度过高的情况普遍;
7、灯具品质普遍较差,显色性偏低,频闪较为严重;
8、传统软质窗帘不利于利用天然光,遮阳和利用阳光的效果落后。
上海时代之光照明电器检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晔则带来《教室的照明环境探讨》,从另外一个角度讨论了教室照明的设计和安装规范要求。她提到光的功能不仅仅迎合生理学的原理,同时要满足人心理上的需要。
江苏新广联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锡兵介绍了《教室光环境评价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为教室照明的标准化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张继林介绍了《学校照明产品与解决方案》,提倡学校照明多多应用健康照明产品。并提出教育照明质量的关键问题:蓝光、频闪、眩光、色温和显色性等。
中国科学院“璀璨项目”健康照明课题组博士汪洋为大家带来了《抑制少年儿童近视光环境研究》的主题演讲,该课题目标主要是以与人的视觉系统基本相同的猕猴为研究对象,探索LED光源对人的视力中长期影响机理和效果,为社会提供科学使用LED光源的条件,提供有益视力健康的适用产品,部分成果有效的服务于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
经过近4年的长期系统研究,证明不同种类的人工照明光源对幼年猕猴眼轴发育(近视,眼轴过度增加长造成)有非常大的影响。获得长期室内照明环境下猕猴眼轴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筛选出人工照明条件下猕猴眼轴增长最小的光源,这一结果可以为少年儿童近视的防治提供非常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半导体照明技术团队研发抑制近视发生的灯具提供基础。
作为本次“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的东道主,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会长、高级工程师、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育林做了《健康照明产业化探讨》的专题演讲,从理论体系是否完整、技术水平是否稳定、产品标准是否统一、社会认知是否接受、终端价格是否合理五个角度对当下健康照明的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前健康照明产业化的优势和劣势,给出了健康照明产业化的“佛山答案”,并对健康照明产业化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希望。
同时,与会专家组织和佛山市优秀的健康照明企业召开了健康照明成果与产业对接会,共同交流健康照明未来发展方向和道路,为中国照明行业向健康照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思路和探讨。
至此,本次“2019中国健康照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